宝书网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20章 路遇哮天犬,杨戬拜师

话说瑶姬被抓之前动用天眼强大的力量将兄妹二人送出很远,为了防止两人被抓,分别送向了不同的方向。

杨婵被金灵遇上,通过考验,收为徒弟。

另外一个被送到了玉泉山附近,其实在事情发生之前,玉鼎真人就有所关注。

本身玉泉山就与灌江口不算太远,面对这出人间惨剧,玉鼎真人也表示惋惜。

对于送上门的杨戬,玉鼎真人也比较喜欢。

人神血脉,根骨奇佳,是个修道的好苗子,不过未经世事,心志不坚,还需历练考验一番。

此刻的杨戬,刚刚安定下来,望着家的方向,泪水模糊了双眼。

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彷徨与不安。

天色渐暗,风雨欲来,兄妹二人又失散,孤苦无依,一个人踏上逃亡之路。

杨二郎呼唤着妹妹的名字,焦急地四处寻找。

然天降大雨,山林密布,视线被茫茫雨幕所阻,兄妹二人终是天各一方。

杨戬独自一人,满心悲戚,在这茫茫天地间孤独地前行。

他身着褴褛衣衫,步履蹒跚,眼中却燃烧着对昊天的愤恨和对命运的不甘。

原本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开心心,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天庭给劫了。

一切来的那么突然,杨戬暗暗发誓,我要报仇。

一定要学会本领,找到妹妹,救出母亲。

报父兄报仇血恨,让昊天血债血偿。

某夜,杨戬拖着疲惫的身躯,踉跄地行至一处荒僻的山林。

此地古木参天,阴森幽暗,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压抑的气息。

杨戬衣衫褴褛,发丝凌乱,面上满是尘土与疲惫之色。

此时的他,腹中饥饿,口渴难耐,脚步也愈发沉重。

前方出现一处破庙,遂往前方破庙暂时休整,突然听闻一声凄厉的犬吠声。

杨戬心头一紧,警觉地握紧手中那根略显残破的木棍,小心翼翼地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循声望去,只见一只白毛细犬,疲惫不堪地趴在庙门前。

此刻的它浑身沾满泥泞,毛色斑驳杂乱,身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痕,有的伤口还在渗着血水,显然是经历了一番残酷的折磨。

老狗的眼神中透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仿佛经历了世间的种种苦难。

杨戬走近,那老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与恐惧。

但或许是看到杨戬眼中的怜悯,它的神情稍稍缓和。

杨戬蹲下身子,轻声说道:“你这可怜的家伙,究竟遭遇了何种磨难?”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路乞讨,仅剩的半块干粮,递到老狗面前。

老狗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无法抵抗饥饿的折磨,缓缓地伸出舌头,将干粮卷入嘴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那老狗虽通灵,却满目忧伤,仿若有着说不尽的苦楚。

杨戬心生怜悯,许是同病相怜,上前将其抱入怀中,为其擦拭泥水。

老狗已通人性,见杨戬如此善待自己,泪光盈盈,低声呜咽,轻轻蹭了蹭杨戬的手,竟口吐人言。

“吾本生于寻常农户之家,自幼便伴于主人身旁。

时日既久吾竟渐通灵智。

初时,仅能解主人简单之意,后竟能通晓人言。

一日,主人外出,家中妇孺忽遭盗贼侵袭。

吾凭本能感知危险,奋力相搏,不得已暴露言语,吓退盗贼。

一开始主人一家感念相救之恩,依旧善待于吾,并未在意。

然吾之异能为邻里所察,皆惊且惧,言吾为妖邪之属,不祥之兆。

主人初时未信,然日久,众人谗言不断,主人亦心生疑窦。

又一日,主人幼子突发高热,邻里皆言乃吾之祸,主人遂怒,执棍欲逐吾。

吾辩白无果,仍欲护主家周全。

岂料主人竟邀法师前来,欲将吾镇杀。

吾奋力逃脱,自此流落荒野,备受欺凌,身心俱伤。”

老狗声泪俱下,满心悲戚。

杨戬闻言,心中悲愤交加,对昊天的怨恨愈发深重。

他抱起老狗,抚摸着其瘦弱的身躯,言道:“汝既被世人误解,便随我一起闯荡江湖,吾当待汝如兄弟。”

老狗闻言,泪光闪动,对杨戬更是感激涕零。

杨戬望着狗妖,思绪翻涌,痛恨昊天拆散他们一家,说道:“从今往后,你便随我闯荡这世间。我给你取名字,就叫哮天犬,如何?”

老狗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回道:“此名威武霸气,甚好,甚好!兄弟,以后有屎你必吃尖,我说的,老天来了都不好使!”

杨戬微微一怔,旋即苦笑摇头,叹道:“你这憨货,此等粗俗言语,莫要再提。如今我与你同是天涯沦落,当共寻出路,报那血海深仇。”

此后,一人一狗结伴而行。

然而,路途之艰难,远超想象。

他们遭遇过山洪暴发,那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浪头高达数丈。

杨戬与哮天犬被卷入洪流之中,随波翻滚。

杨戬拼尽全力抓住一根浮木,哮天犬则紧紧咬住杨戬的衣角,在湍急的水流中拼命挣扎。

洪水之中,恶浪翻滚,似有邪祟藏身其中,欲将二人拖入深渊。

看到杨戬遇到危险,一直关注的玉鼎真人口中念念有词,施展一道避水咒,杨戬周身泛起一层微弱光芒,抵御着洪水的冲击。

哮天犬亦凭借本能,避开水中漩涡与暗石。

数次险被卷走,终是靠着顽强的意志,被冲到一处岸边,捡回性命。

一人一狗也曾误入迷障,四周迷雾重重,伸手不见五指。

杨戬与哮天犬在其中兜转数日,干粮耗尽,口渴难耐。

哮天犬凭借其灵敏的嗅觉,试图寻找出路,却屡屡碰壁。

迷雾之中,似有鬼魅之声,诱惑着二人走向歧途。

杨戬则静心打坐,试图以自身血脉蕴含的微弱法力感知方向,却被迷雾中的邪祟之气干扰,几近走火入魔。

好在关键时刻,杨戬心中灵光一闪,脑海中突然收到一段清心诀,口中默默念诵,周身散出淡淡青光,驱散邪祟之气,终于平复心境,找到一丝生机,带着哮天犬走出迷障。

一路之上,杨戬与哮天犬遭遇诸多妖邪。

有狐妖魅惑人心,欲取杨戬性命;

有树精伸出藤蔓,欲将二人束缚。

但杨戬凭借着一股不屈的意志与些许防身法术,与哮天犬相互配合,一次次化险为夷。

终于,历经千辛万苦,杨戬与哮天犬听闻玉鼎仙人之名。

传闻玉鼎仙人法力高深,精通道玄门道法,乃是元始天尊高徒,并不惧怕天庭权威。

杨戬决心拜入其门下,以求习得高强法术,有朝一日能对抗昊天,为母亲报仇。

他们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一座仙山脚下。

山上云雾缭绕,灵气弥漫,透着神秘与庄严。

杨戬与哮天犬沿着蜿蜒山路艰难攀登。途中,遭遇重重考验。

有陡峭悬崖,需以藤条攀援而上,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杨戬几次失手滑落,幸得哮天犬咬住他的衣衫,才得以保命。

杨戬虽年幼,却意志坚韧,携哮天犬一步步向上攀登。

终于,某日清晨,一人一狗登上山顶,见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

老者端坐于青石之上,玉鼎仙人仙风道骨,见杨戬与哮天犬狼狈却坚毅之态,缓缓开口道:“尔等来此,所为何事?”

杨戬跪地恳求:“仙人,吾乃杨戬,家逢惨变,父母被昊天所害,兄妹离散。求您收我为徒,传授法术,我要为母报仇,荡平这世间不公!”

玉鼎仙人凝视杨戬良久,缓缓说道:“此路艰辛,修道之路,磨难重重,需摒弃杂念,坚守本心。且昊天之势,浩大无边,非轻易可撼。你若执意复仇,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你可做好准备?”

杨戬坚定回道:“纵粉身碎骨,亦无悔!哪怕前路荆棘遍布,火海刀山,我也要为母亲讨回公道,让那昊天为其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玉鼎仙人微微点头:“既如此,你便留下吧。但切记,法术之用,当以正道为本,不可为恶。若你心生邪念,为师定不轻饶。”

杨戬叩头谢恩:“多谢仙人收留,弟子定当谨遵教诲,不敢有违。”

自此,杨戬便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

习得八九玄功,还有七十三般变化。